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交床是如何演变为有靠背的交椅”的? 爱问知识人

“交床是如何演变为有靠背的交椅”的? 爱问知识人

“交床”是如何演变为有靠背的“交椅”的?

交床后演变为有靠背的“交椅”。宋代陶榖《清异录•逍遥座》记载:“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或待诏野顿扈驾,登山不能跛,欲息则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说的是唐代玄宗皇帝李隆基,经常出游,在郊野山峦,不能久立,想休息又无处可坐,所以护驾官员创制这种有倚背的交床。当时称为“交椅”,亦谓之“逍遥座”。南宋嘉定年间,一位叫吴渊的进士,在交椅上设计装上荷叶托首,将逍遥座改名“太师椅”。张端义《贵耳集》介绍,交椅是一种有靠背和扶手的大圈椅。关汉卿在杂剧《玉镜台》中还提到一种银交倚:“梅香,前厅上将老相公坐的栲栳圈银交倚来,请学士坐着。”“栲栳”,指弯曲如笆斗的圆圈物状。倚子,即有依倚靠背的坐具,后因倚子多为木制品,遂改“椅”。椅子,在宋朝以前只供男人使用,女人不许落座于椅。陆游《老学庵笔记》有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凳子,则人皆笑其无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