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说法的出处在哪里? 爱问知识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说法的出处在哪里? 爱问知识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说法的出处在哪里?

在淮河以南,便是我们常说的“江南”之地。江南风光秀美,人杰地灵。历史上有楚、吴、越等先后在此立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赞美江南美景的诗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更是把苏杭江南之地比为人间天堂、寰中仙境。 这个词语最初出自何处呢?有人说在唐代诗人任华所作《怀素上人草书歌》中有“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的句子,这里就有把“江南”比为“天堂”的意思。
但很明显,这里作者只是为了表达对于怀素草书的赞美之情,堪为天人之笔,而非言江南乃天堂。唐代诗人白居易做过苏杭二州的太守,留下了很多赞美江南美景的诗篇。如其《咏怀》诗第一句“苏杭自昔称名郡”已经把苏杭放在一起提了,但却未曾见“天堂”之说。
宋代诗人《吴郡志》中写道:“谚日:‘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日:‘苏湖熟,天下足。’湖固不逮苏,杭为会府,谚犹先苏后杭……”接着,他又援引白居易诗句进行论证,指出: “在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由这里的“谚日”可知, “天堂”一说应早于宋代,但或晚于唐代。
到了元代,“天堂”之谚进入了《双调蟾宫曲·咏西湖》:“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明代唐寅的《江南四季歌》第一句为“江南人住神仙地”。
这里的“神仙地”与“天堂”含义相近。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姑苏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现代作家曹聚仁在《吴侬软语说苏州》中写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山塘。’前天晚上,杨乃珍琵琶一响,呖呖莺声,唱出了七里山塘的风光。
” 由上可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应晚于唐代,但却早于宋代,或产生于五代时期。任华赞美怀素的那两句诗,其实与苏杭“天堂”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