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对荆楚文化,我们饱含深情

对荆楚文化,我们饱含深情

被誉为“国宝”的编钟古乐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对荆楚文化,我们饱含深情

虎座凤架双面鼓:典型的战国时代楚式风格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字本身就蕴含着不忘初心、积极进取、团结奋发、众志成城、开放融合、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之中,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荆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湖北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古代的“荆楚”,其地域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为主体。今天的湖北人,也常将本省称为“荆楚大地”。

从“荆”“楚”二字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楚人的生活之本与文化根基。从词源上看,“荆”“楚”同义,“楚”,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作“荆”,属落叶灌木荆楚文化,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可做杖。我们从《国风·周南·汉广》中可以找到“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的诗句,在《说文解字》里也可以看到“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的释义。

湖北地处荆山山脉,“楚”或者“荆”这种灌木荆楚文化,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用作薪柴,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生活资源。早在商代,北方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殷武》中所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