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打猎用燧发枪,也见识过俄罗斯和缅甸燧发枪的厉害,为何不许军队装备一直用火绳枪?
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军队才称得上现代军队。早在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中国古代兵器专家毕懋康著书《军器图说》。书中图文并茂地记载了一种名为“自生火铳”。这是一种撞击式燧发枪,扣动扳机,龙头下压,弹簧的蓄能作用,促使燧石在火门上摩擦生火,完成火铳射击任务。
到了乾隆时期军队中装备有一定规模的火器营,但使用的仍然是清军入关时的红衣大炮。后来没有太大规模的战争, 又不进行定期的军事训练,火器年久失修,维修费用又不足,只能闲置那里。
应该讲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代表着火枪发展的不同阶段。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开始装备燧发枪。让人震惊的是,燧发枪装备军队后,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用到1848年,才结束装备。
有意思的是北京故宫收藏着一把“康熙自来火二号枪”,是康熙御用猎枪,枪长1355毫米,管长903毫米,口径11毫米。这把枪的特殊之处在于和发射前,先用钥匙上足轮弦,射击时扣动扳机,轮机飞速转动,与火石摩擦生火,引燃火药。这就是典型的转轮式燧发枪。
御用燧发猎枪的出现,表明满清统治者对火器矛盾的心态。后金建立之初,依靠骑兵和内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辽东在袁崇焕的经营下,采取“凭坚城、用大炮”的策略,后金的铁蹄敌不过凌厉的炮火,在宁远城下遭遇重大挫折。后金对此不得不在战俘中筛选操作火炮的士兵和制造火炮的技工,为定鼎天下取得了重要的火力支援。
但要将燧发枪装备部队,就要引进整条生产线。从枪的每个零件开始生产加工制造,从科研人员到设备生产是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投资的人力资源物资資源也不是小数目。而乾隆买几杆枪打猎用还是花得起的。乾隆能知道,如果用马匹和战刀装备的八旗军队成本价格肯定比火器营装备成本价低很多。防备周边附属小国,以及镇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已经满够用了。这就是没有考虑几十年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攻打到家门口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