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看了郭敬明的《晴雅集》,终于明白了陈凯歌、张艺谋的珍贵

从2013年执导《小时代》开始,在7年里,郭敬明共计以导演的身份参与了6部影片的创作。根据豆瓣网的打分,郭敬明导演的6部电影里,观众口碑最好的就是近期刚刚上映的《晴雅集》,这部根据《阴阳师》这个大IP改版的电影,新鲜出炉的评分也仅有5.1分。但是这个成绩对于郭敬明而言依然是值得肯定的,要知道他之前执导的5部电影评分都没有超过5分。但是好在郭导的发挥还是非常稳定的,以《小时代》系列为例,共计四部电影的评分都在4.5分-5分之间。

说起国内的商业大片,周游君相信资深的影迷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张艺谋和陈凯歌两位第五代导演的旗帜性大师。在2002年张艺谋凭借着前无古人的国产大片《英雄》拉开了国产电影商业化的巨幕,作为国产商业大片的开山之作,《英雄》华丽的画面,富有寓意的东方故事,巨额的投资,成群的国际大牌演员,在一段时间里,也成为了国产商业大片的标配。虽然之后的电影各有优劣,但是在“大”这个维度上,几乎没有人给外界留下什么把柄。

虽然这些大片的票房成绩都还对得起投资,但是国产商业大片的开拓之路并不顺利。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观众在票房上买单,但是在口碑上却不买账。而且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很多导演也一度被资本市场冲昏了艺术审美。诸如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师,也多有失手的地方。比如张艺谋在《英雄》之后又连续执导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在口碑上就明显不如《英雄》。特别是在2009年张艺谋执导的《三枪拍案惊奇》,更是被质疑为大师导演烂片的代表作。

在大片和烂片之间徘徊的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他的老同学、老搭档、老对手陈凯歌。就在前些日子参加《演员请就位》时,陈凯歌执导的《无极》再次被提起。这部陈凯歌的大片代表作,成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痛点”。如今在豆瓣评分为5.4的《无极》,也是国产电影历史上最“著名的烂片”,这个没有之一。而这部作品在上映之后,陈凯歌还邀请郭敬明为《无极》写了同名小说。也许这次跨界合作,给了郭敬明关于商业大片的最初印象,并且影响了郭敬明之后的电影生涯。

不过当今天我们看到郭敬明的表现之后会发现,之前影迷们对张艺谋和陈凯歌真的有太多误会了。至少这两位大师执导的电影还是在电影的行列里,而郭敬明的电影,平的好像是一幅幅画面堆砌在银幕上的视觉秀。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国产大片在画面上从来没有输过。无论是巨幕,还是音效,无论是3D还是电脑模拟,国产电影总是会邀请到顶级的团队参与到电影创作中。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影创作体系的完善,电影从画面的维度上几乎不再有粗制滥造的作品。

就好像做菜一样,观众们至少在食材上都能够感受到实在物件,但是至于这道银幕上的“电影菜”的入眼感受,就要看导演大厨们的技术了。真正好的菜是要征服食客的味觉,而真正好看的电影是要征服观众的灵魂。然而到目前为止,国产电影能够做到的,也仅仅是征服观众的眼睛和耳朵罢了。在这点上国产大片和好莱坞电影还有很大的差距。

并且随着国产电影商业化的进展,诸如郭敬明这样的跨界导演也越来越多。虽然郭敬明执导的电影观众口碑非常一般,但是因为他足够的票房号召力,所以即便是这样郭敬明还能够一直拥有电影的导演权。就郭敬明现在电影的口碑成绩,如果放在专业导演的身上,很多时候一两部就足以结束一个导演的职业生涯了,即便是一直被说做“烂片王”的香港导演王晶,其实一般执导的电影评分也往往能够维持在5分以上。

不过拿王晶和郭敬明比较显然对王晶也不够公平,毕竟王晶执导的电影好在成本并不高,而且投入的资源也往往是性价比超高的类型,而且王晶的电影的明星不走高端路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拍一部爆米花电影。但是郭敬明就不一样了,他执导的电影不让观众喜欢的重要原因并不是他不认真,而是他太过于自我。王晶电影的好在观众都能看得懂,只是影片中没有太多的追求。但是郭敬明的电影则是看似有很多追求,实则在影片的逻辑中很难成立。

郭敬明虽然在《演员请就位》中看似专业的对演员们指指点点,但是作为一名专业导演而言,他还有很多欠缺的技能。之所以郭敬明有机会成为一名导演,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自身的票房号召力。如果是在更加时尚的商业电影市场,郭敬明是很难有机会成为一名导演的。就如当年陈凯歌执导李碧华的《霸王别姬》,为何当时投资人不干脆直接选李碧华导演算了。这自然是源于徐克、徐枫等人对电影本身的尊重。以及李碧华本人的自知之明,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总是没错的。

这次郭敬明执导的《晴雅集》是改编自国外的小说《阴阳师》,这部小说的作者名叫梦枕貘。2017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妖猫传》也是改编自梦枕貘的小说《沙门空海》。相比郭敬明的《晴雅集》而言,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在画面的调度和剧情的铺设上,显然也专业许多。而且在呈现女主角杨贵妃红颜薄命的悲剧性命运时,陈凯歌亦做得比郭敬明饱满很多。

《妖猫传》剧照

其实像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些大师级导演,他们曾将许多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比如陈凯歌的代表作《霸王别姬》、《黄土地》,比如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粱》、《活着》。对于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整个过程,两位专业导演都非常娴熟。但是作家出身的郭敬明在执行这个动作时,还总是会停留在一个作家的职业视角上,郭敬明的这个特点,使得电影仅仅成为了对文学作品在银幕上的再现。也正是因为这个逻辑,使得郭敬明的电影缺乏剧情上张力的同时,显得逻辑也无法自圆其说。

电影是以影像为核心语言的艺术作品,而往往一个情节,一副画面,在文学作品中一笔带过,但是到了电影中却要延续数十分钟。而导演就是要在铺设和升华之间,找寻到合理的叙事路线,观众视角,以及戏剧冲突。在这些方面显然郭敬明缺乏专业上的理解。但是又因为他有其他的优势而拿到了导演权,所以这个时候郭敬明很难对自己的创作风格做出主动的改变。

在这个方面张艺谋和陈凯歌与郭敬明就有很大的区别,毕竟作为专业导演出身大师,他们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即便是如陈凯歌如此自负的人,他历经多年的打磨后,如今已经能够拍摄出如《妖猫传》这样的时尚商业大片了。但是这种职业上的进化,显然在郭敬明的身上我们没有看到。

相比于郭敬明的跨界导演而言,张艺谋和陈凯歌这样真正的电影大师才是国内影坛急需的人才。不过在张艺谋和陈凯歌之后,国内的导演对于大场面的把控,还是略有欠缺,如果这样的阵地今后要交给郭敬明类型的导演打理,恐怕国产电影深耕多年的大片领域要逐渐退化。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郭敬明玩玩票就算了,再这样下去,他和电影行业之间难以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