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药物是,诊疗方案中屡被提及的抗病毒药物,你了解么?
随着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问世,抗病毒药物进入合作伙伴视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我们尝试了-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硫酸氯喹、阿比多尔等药物进行抗病毒
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抗病毒药物是如何作用的?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根据作用,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5类: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药物
印度那韦、奈非那韦、地拉夫津、内韦拉平等;
巨细胞病毒耐药药物
次膦酸钠、更昔洛韦等;
抗肝炎病毒药物
干扰素、腺苷一磷酸、拉米夫定、甘草甜素
抗疱疹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法昔洛韦、腺苷阿糖等;
抗流感及呼吸道病毒药物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利巴韦林、反义寡核苷酸类等。
常见抗病毒药物的作用特点
利巴韦林(三唑酮,病毒唑) )。
是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DNA和RNA的合成来阻止病毒复制。 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疗效。
该药口服不良反应少,偶有消化道反应、头晕、皮疹; 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导致白细胞减少、贫血、免疫抑制及肝功能异常。
腺苷糖
抗DNA病毒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多种DNA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用于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水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外用可治疗疱疹性角膜炎。
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共济失调、肌痛等,还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及骨髓抑制,停药后可恢复。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
由于开环核苷类广谱抗DNA病毒药物,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脑膜炎、皮肤单纯疱疹病毒(HSV )感染、疱疹性角膜炎、生殖器疱疹等的治疗。 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也可用于治疗此类病毒感染。
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也可出现皮疹、荨麻疹、发热等过敏症状,并可引起肝酶和肌酐升高、白细胞减少、贫血,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时应谨慎使用。
更昔洛韦(丙肾上腺素) )。
为抗DNA病毒药物,可在病毒胸苷激酶和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活化的三磷酸型,能在感染细胞中持续高浓度存在数日。 它是儿童严重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的前沿药品,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该药口服吸收不佳,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引起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停药后恢复。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皮疹、发热和心律失常。
瓦内洛韦(伐昔洛韦) )。
抗DNA病毒药物新获准用于带状疱疹和复发性生殖器HSV感染。 口服易吸收,吸收后分布广泛,消化道、肾、肝、淋巴结、皮肤中浓度最高。 儿童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研究尚未完成,预计儿童能很好耐受。
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
拉米夫定
嘧啶核苷类似物,主要进入新合成的病毒DNA,通过阻断DNA链延长起作用,还能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主要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般不用于急性肝炎。 该药口服可迅速吸收,给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
金刚烷胺
是一种抗RNA病毒药物,通过阻止病毒的蜕皮和核酸的释放来抑制病毒的复制,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流感病毒感染。 该药口服吸收完全,多分布于鼻腔分泌物、唾液、肺部。
不良反应包括嗜睡、乏力、焦虑、共济失调、心力衰竭、体位性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皮疹等。
金刚乙胺
一种抗RNA病毒药物,通过改变宿主细胞表面电荷,抑制病毒侵入敏感细胞、释放核酸的过程,抑制病毒增殖,主要用于甲型h1n 1流感的治疗。
不良反应还包括头晕、嗜睡、易兴奋,谵妄、抽搐、运动失调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胃肠障碍反应。 有癫痫病史者禁忌。
神经调节素抑制剂
目前临床获准使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其中奥司他韦已在我国获准使用,其活性代谢产物可抑制新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等,发生率6%-15%,多数症状较轻,停药后立即消失。 少数人会发生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
干扰素
干扰素是病毒等宿主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发挥抗病毒作用。 干扰素一般分为、、、4种类型,其中和型临床应用最广泛。 以型干扰素为例,它能抑制DNA和RNA病毒的合成,常用于治疗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感染、小儿病毒肺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及艾滋病等。
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畏寒、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痛,少见消化道反应,部分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脱发、心动过速、皮疹、高血压、精神异常和肾功能改变。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