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不挖掘女性潜力,对科学界是种浪费

不挖掘女性潜力,对科学界是种浪费

“多样化对科学来说非常重要,而人口之中一半都是女性,如果不挖掘女性群体的潜力,对科学界来说是一种浪费。”在3日晚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梅-布莱特·莫索尔与多位女科学家一起现身说法,鼓励更多女性进入科学世界,迸发“她”力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改变传统性别认知,堵上“漏水的管道”

至今为止,诺贝尔奖获得者900多位,其中女性大约60位,占比7%左右。尽管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规模达4000万人,占比达40%,但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领域,女性比例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相比男性,女性在STEM领域就业时往往面试机会更少,启动资金也不太够,申请项目的机会比较少,也更难发表论文。最重要的是,在这一领域,女性工作的认可度不高。

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罗切斯特大学教授琳妮·马奎特将STEM领域女性逐渐流失的现象,描述为一根“不断漏水的管道”。她表示,不仅女性诺奖获得者比例低,世界各国女性院士比例也偏低。虽说女性在全球科研人员中占到1/3,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这一比例只有22%,美国大学的STEM专业有一半女生毕业就转行。

这种科研“漏斗现象”在论坛上引发热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说:“总的来说,STEM领域女性依然非常少,尽管现在有所增加,但是数量还是不够。实际上,现实中的刻板印象是:男性适合STEM,女性不适合。女性也因此更容易焦虑学不好数学。”

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琳妮·马奎特认为,要扭转这种趋势,首先要改变大家对性别认知的态度。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阿莱西奥·菲加利建议为女性科研人员提供更加稳定的成长环境,包括放宽女性从事相关工作的年龄限制,鼓励男性更多参与到家庭责任之中,从而为女性减负等。

女科学家“职场天花板”问题正在改善

论坛上发布的国内首份女性科研人员生态报告《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女性科研人员比重从2005年的13%上升到2019年的27.7%,增加了14.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女性科研人员“职场天花板”问题正在改善,男女职称晋升中的差异在逐步缩小。2008年—2017年,中国正高职称男女数量比由5.47∶1下降至3.92∶1,中级职称之比从1.94下降至1.57。

就学术影响力而言,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女性的科研产出不亚于男性。以2015年—2019年的学术产出为例,女性科研成果受同行关注的程度与男性大体相同;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尤其是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表现卓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女性在沟通与交流上具有明显优势,更善于团队合作,她们的合作“朋友圈”规模更大。《报告》显示,女性科研人员的论文合作者数量普遍多于男性,同时由女性主导的科研团队规模也大于男性。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欣喜地发现,目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女性项目课题负责人约有6000人,女性项目骨干比例占到27%。

当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致力于为女性施展才华创造更好的环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指出,中国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屠呦呦就是女科学家。在同等教育条件下,女性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表现都不比男性差。2004年美国总统科学、数学和工程指导卓越奖得主兰诺·布鲁姆是一位坚决的行动派。在她的推动下,其任教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女生比例已经提升到了50%。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研究的朱美芳所带领的团队中,女性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作为“她”论坛唯一一位线下男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张亮表示,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不应仅是女性话题。他说:“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这才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