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放血疗法适用于(放血疗法简介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放血疗法适用于(放血疗法简介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小小编辑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放血疗法适用于,放血疗法简介的相关内容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种疗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可以用尖石、石子刺破患处放血来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针灸的工具产生了金属针,后来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于放血疗法的“前针”。此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管》:“陈疗法消,邪血出”。明确指出刺络放血可治癫狂、头痛、骤咳、热喘、鼻衄等症。传说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好了太子郭的“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在唐代,这种疗法已经成为中医的一大方法。103010记载:唐朝时,神医用头顶放血的方法治好了唐高宗的“眩晕和失明”。到了宋代,这种方法被编入针灸宋方《玉龙赋》。金元时期张《新唐书》的针灸医案几乎都是为了疗效而针灸放血,他认为针灸放血是攻邪最快的方法。到了明清时期,放血疗法非常流行,针也发展很快。三棱针分为粗针和细针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儒门事亲》详细记录了针灸放血的病历;叶用这种疗法治愈喉部疾病;赵学敏和吴尚贤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汇编成《针灸大成》和《串雅外编》。在现代,放血疗法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民间。其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基本内容”

1.选针

1.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有三个三角形的边,非常锋利。针长7 ~ 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和躯干放血。针长5 ~ 7cm,针柄直径1mm,适用于头部、面部、手脚放血。

2.眉刀:长7 ~ 10cm,刀刃长1cm,非常锋利。

3.暂时没有以上工具,也可以临时使用缝针、注射针、瓷片、剃须刀片等。

2.操作

1.先将针头煮沸消毒,再对操作者的手和患者出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放血和切开放血两种。

(1)挑刺法:此法分为点刺、点刺、丛刺三种挑刺法。有速刺(对准放血处,快速刺入1.5 ~ 3mm,然后快速抽回,放出少量血或粘液。此法应用广泛,大部分部位都要用),慢刺(慢刺静脉1 ~ 2mm,慢拔,少量放血,适用于N窝、肘窝、头面部放血);挑刺是针插入皮肤或静脉后,针体立即倾斜,刺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静脉放血。丛刺是用丛针轻敲某一部位,刺的数量多,刺的浅。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带着渗出的血珠。同时也经常使用拔罐疗法。(2)划线法:多使用小眉刀等刀具。以刀法操作方便为宜,使刀片与切割部位大致垂直。

3.右手刺络或切刺放血的同时,另一只手要做提、捏、推、压等辅助动作配合放血。

3.常见穴位:

1、太阳:主治头痛、眼睛红肿;

2、上星:主治头痛、眼痛、鼻出血、发热;

3、沟:一

13.委内瑞拉:主治腹痛、上吐下泻、腰痛(急性腰扭伤疗效较好)、丹毒;

14.八风:主治脚气、足趾疼痛、毒蛇咬伤引起的足跗肿疼痛。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急性呕吐、腹痛腹泻、急性头痛、咽喉肿痛、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腰扭伤等。

“禁忌症”

1.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易出血疾病患者,以及头晕、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使用该疗法。

2、贫血、低血压、妊娠和暴饮暴食、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用此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一定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要注意针不要太深,伤口不要太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切血管的时候要切,但千万不要切。

4.一般血量在5滴左右,最好1、2天一次;如果血量大,每周抽血不超过两次。1 ~ 3次为一疗程。如果出血不易止住,应加压止血。

5.如果这种疗法只是用于对症急救,在病情缓解后,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放血疗法一定不能滥用。

"笔记"

通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这种疗法已经被医生应用于临床,其疗效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急重症,具有抢救及时、见效快、无副作用的特点。这种疗法根据经络理论和针灸原理,用针穿刺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达到疏通经络、理气和血、促进邪气外出的目的。临床上该疗法具有镇静、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