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地道炒米糕:难以忘却的舌尖年味
![福安地道炒米糕:难以忘却的舌尖年味](https://www.siyezi.com/s/ico/91.webp)
糖甜甜,橘圆圆,放火炮,大做年。在年味渐浓之时,位于福安阳头市场好运来林云糖糕饼店的生意越来越火爆。52岁的店主林云早晨6点多就要起床忙活店铺的生意。炒米、糖、芝麻、花生……一天师傅们要用的料都要在两个小时内准备好。
“从上年底开始就顾客盈门。店里最畅销的就是福安地道的炒米糕。”店主林云介绍。
炒米糕,福安话又叫“米粮”,是将米烘炒或油炸后制作的一种年节甜食。炒米糕的材料其实很简单:米,糖,花生或者芝麻。制作过程却有点复杂:先把糯米淘洗,蒸熟,在太阳下晒成干透的米粒,再放进锅里和细沙慢慢翻炒,直炒到白白的米粒变成漂亮的焦黄色米花,香味溢满屋子。炒米的过程要有耐心,火不能太大,大了,米就焦黑了。然后出锅,筛去沙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炒的方式十分繁琐,这道工序已改为了油炸。
香甜酥脆的炒米糕成为许多人爱不释手的零食。
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里,师傅们正忙着将准备好的白砂糖、麦芽糖、葱、芝麻、花生仁拌入米花。各种配料的配方、糖的浓度、火候都是“秘方”。十多年来,社口师傅章金全每年都要来到林云的店里帮她做炒米糕。从农历十二月开始,店铺一开门,就是连轴转,四个师傅,三个副手,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年长的人都有这样的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家里没有什么零食,过年都盼望着家里做炒米糕。香甜酥脆的炒米糕成了许多人爱不释手的零食和甜蜜的春节回忆。因为工序太过繁杂,随着生活水平渐渐提高,福安已很少有家庭做炒米糕了,许多人想吃都在街上买现成的。
林云20多岁开始学做炒米糕。因为丈夫身体不好,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勤劳能干的她踏入了本来只有男人才从事的糖糕饼行业,一做就是30年。“只在姐夫信堂那里学了3天,回到家琢磨了半个月就开始正式做了。”心灵手巧的她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还带了四个徒弟。
因为味道好,用料和工序讲究,林云糖糕饼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成了福安小有名气的老字号商店。
做炒米糕是个辛苦活,季节性又强,但看到这么多顾客喜欢自己做的炒米糕,林云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