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长,那日晷究竟是什么?
“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间渐短,冬至一阳生,只以日晷初长。”清朝《幼学琼林》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初衣解诗:又到冬至。从气象和天文学上讲,冬至日是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在北半球,这天的太阳最远,照在地面的影子最长,这天的太阳最短,夜最长。
古人并没有从太空俯瞰的能力,但是精确的测量,以太阳星星和地球之间作为坐标,来观察宇宙和自然。他们用了一个非常简单,却非常精密的工具叫做“日晷”。
日晷它的表面的意思是太阳的影子,但后来成为一种测量仪器的专用名称。
这种用石头或者是用铜器刻成的日晷,通常设置在皇家宫廷之中,高处平台之上,天然的石头和铜质,上面有人力精密的智慧,竖着一根杆子,太阳照在杆子上的斜影,落在哪一个角度和长短,用来推断时间与节气。看似古朴却精密。
虽然关于它的出现,应该比汉代更早。但是和其他东西不一样的是,许多东西都会因为文字的洇灭而失传,但是日晷关系到历法,居然在文字之外,传承到今,我们甚至不能断定它出现的最早的年代,因为那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好在现在还有很多实物。而且在明清以后的园林里,也常常安放日晷,作为一种景观,一种智慧的传承。
那么“冬至一阳生”,是清朝所编撰的《幼学琼林》的少儿的启蒙读物,但这种说法远远起在编撰之前。
冬至一阳生,是指太阳在这个天虽然最远,白日最短,但是天道循环生生不息,此日之后,太阳逐渐向北回归,孕育着新的四季的轮回。在最冷的时候蕴含着变化和希望。这就是冬至一阳生的含义。
在中国的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所谓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为从上述可以知道这是天文上的太阳的极端和回归,汉书上有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所以在官方来讲,这是一个必要祭祀和庆贺的日子。从民间来讲,告天祭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事事平安。
在唐朝,冬至节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家人在一起祭祖守岁。虽然体感和气温越来越低,但是这是冬天里的春意。每到佳节倍思亲,除了重阳节,春节,冬至节也叫人不能忘怀。
因为每逢冬至,中国南北都是气温极寒的时候,更容易的思念家人,怀念温暖。这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家园情结。
虽然唐朝的二十四节气诗里,写的都是异常吉利的话,“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说的是在这一天里,文武官员都要向皇帝朝代,在冰天雪地的时候,大开宴席,这样的好日子,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怎么会有打仗这种事情?但是明显这是吉利话。
因为唐朝尚武,家家都有戍边的人。打仗可并不分时节,尤其是防御战。
那么在唐朝除开了戍边的人,还有大量的文人知识分子在各大的城市谋求出路,背井离乡。
“邯郸屹立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33岁的白居易,正在京城做着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因为出差到邯郸,所以冬至不能和家人过。他呆在邯郸的驿站里,一个人非常的冷落,因为热闹的是别人,别人穿新衣,互相的走动,而他却形单影只地困在了邯郸。
此时亦无公事可办,因为都在放假。又无家可回,因为家太远了。天气又在隆冬,那个时候空调不流行,怎么都感觉不到暖和,这是热闹里的孤单。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句话并不写,我思念他们,却写家中有人一定在这一个热闹的节日里,在夜深了也不散去,因为惦记着他这样一个不能回家的人。这种相思,共情之感,让这个冬夜添了心情的温暖,也更显得眼前处境的凄冷吧。好在还有互相的惦记和思念。
白居易写这样的一首诗,因为此夜夜最长,不得不相思。
那惦记他的是哪些人呢?有母亲有妻子,有情深意重朋友。在这个最长的夜晚,像梅花一朵朵安抚旅人的心境。
朴实真挚,情意绵长。
你是否在这最长的夜里,惦记着最思念的人?请告诉他吧,因为大家一起期盼春天。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油城大庆市冬季风光-雾凇美景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