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的土豆】万世师表——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万世师表——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他是一位虚心求教的学者,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长者,他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干,被大夫把持政权的鲁国却让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名动天下,周游列国,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但众多的诸侯却吝啬地不给他任何希望,最后他只能在教育中追寻理想。
孔子,这位被后世称为“至圣先生”“万世师表”的圣人,生前却只能辗转奔波,颠沛流离于各国之间。
他生前自嘲为“丧家之犬”,死后却被崇奉为“圣”和“神”。
考察历史真想,透过历史迷雾,让我们去探寻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他的曾祖父因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逃到了鲁国,父亲叔梁纥是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初年孔子
相传,叔梁纥晚年娶颜氏女徵在,生孔子,至于孔子为何名丘,一说是他出生时头顶中部有凹陷,一说是父母曾经在坐落于今山东曲阜城南的尼丘山求子,因而得名。
孔子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理仓廪的“委吏”和管理畜牧的“乘田”。虽然生活贫苦,但孔子十五岁即立志研究学问。
鲁国是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而周公旦又是“周礼”的制定者,因此,周代文物典籍、礼仪制度在鲁国保存完好,素称“礼乐之邦”。
这为孔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关于孔子的师承却一直是个谜。
传说他曾经从师于郯子,向老子学过礼,向苌弘求教过乐,由于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倦,乡人也赞他“博学”。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门教化
[有教无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贫富,贤愚,不问出身贵贱,任何人都可以入学。
[因材施教]他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指导,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
同时,他还针对学生不同的缺点对症下药进行教育,他要求学生要老老实实的学习,要谦虚好学,要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学习方法]孔子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孔子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来教育学生要不断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持有老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颜回,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等,都是孔子较早的弟子,连鲁国大夫孟僖子也让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向孔子学礼。
可见当时,孔子办学已是名闻遐迩。
孔子创办私学,这一举措,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尽管孔子在教育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他更渴望在政治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纵在以季氏,孟氏,叔孙氏,三大卿大夫。
中年孔子
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国的军权,这种卿大夫执政的现状,对主张恢复周初礼仪等级制度的孔子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公元前517年, 鲁国发生内乱,孔子不得不到齐国,试图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君臣父子都要遵守自己的职责,言行举止,都要符合自己角色要求和规范,齐景公对此大为赞赏,但当时,齐政权也逐渐被大夫陈氏操纵,齐景公虽然欣赏孔子的主张,却不能重用他,孔子只能返回鲁国,继续教学。
公元前501年,把持鲁国政权的家臣,阳虎终于被赶跑,51岁的孔子受到重用,开始了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从政生涯。
最初,他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因为有政绩,升为管理建设工程的司空,继而又升为管理司法审判的司寇。
公元前500年,齐国和鲁国在夹谷举行会盟,孔子认为,有文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于是便做了文武两手准备,不仅使齐国用武力劫持鲁君的计划失败,还迫使其退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外交上的胜利提高了鲁国的政治地位,也提高了孔子的个人声望。
孔子的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唯恐鲁国由此强大起来,因此,齐国给鲁定公和掌权的季恒子送来美女。
鲁国君臣沉溺于声色之中,疏于政务,孔子无可奈何,只好带回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周游列国,希望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乐土,从而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颠沛流离生涯。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标准,给孔子发放俸禄,但并没有给他什么官职孔子周游列国,也不让他参与政事。之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无处可去只好返回。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并没有停止教育活动,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必然频繁,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磨炼了他们的意志。
公元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还是未受到鲁哀公的重用,在生命的最后五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
《春秋》
相传《春秋》是孔子所作,“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使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一般认为,《春秋》是孔子对鲁国原始国家历史材料进行编辑后,寄托其政治理想的新作品。
《春秋》一书所载年代,就称为春秋时代,但在这期间,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
年迈的孔子备受打击,5年后,孔子离开了这个世界和他的弟子,被葬在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
《论语》
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将其学说编辑成书,这就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最最主要的文献《论语》,
孔门思考
据后人统计,在《论语》中,孔子讲“仁”的地方共109次,讲“礼”的地方共75次,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意义很广泛,几乎包括做人的全部道理,“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内容。
孔子强调,有“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才算是“仁”。他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孔子的这套主张,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不能满足各国富国强兵,争霸图强的需要,这也是各国统治者推崇孔子却不重用他的原因。
孔子“为政以德”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只有推行德治,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他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他的弟子三千堪称贤能之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死后,这些弟子游走于诸侯之间,有的被委任为大夫等职,有的则被留下来教授官员为政之道,这样,在政治上,就打破了贵族对管职的垄断,冲击了父死子继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同时,它对传播孔子思想对儒家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之一,虽然是“显学”,却还没有取得统治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孔子的形象和思想也被后人根据当时的需要作出了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读与诠释,各代统治者出于笼络文人,巩固统治的目的,都不遗余力的对孔子加以鼓吹,于是,孔子也就一步步变成了“邹国公”“文宣王”“至圣先生”成为万世师表。
同时,儒家文化已经超越国界,传播到东亚一带,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脱时代,历久弥新
时值当代,儒家文化更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世界。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成立,这是一所以建设和谐世界为目标孔子周游列国,旨在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学院,截止2010年10月,全球已经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分布在91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始终秉承着孔子“和而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作为中华文明的信使传递着仁爱,收获着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