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管理?什么是会计管理? 爱问知识人
什么是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活动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由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共同提出的。 管理活动论(management activities perspective) 对会计本质的一种认识,认为会计是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活动,即会计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一种管理活动。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有一部分代表对会计本质的传统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把会计这一社会现象看成是处理数据的技术方法或管理工具,是对事物现象的表面描述,是用会计实务代替会计本质,有以偏概全的缺点。他们主张把会计看成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
基于这种认识,有的代表还在论文中第一次使用了“会计管理”概念。并指出,会计管理就是人们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管理的内容是对“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这种观点在会计界产生很大影响,引发了会计理论界的热烈讨论。
有人把传统的会计观点叫做“技术会计观”,而把管理论称为“社会会计观”。持“社会会计观”者认为,由于传统会计理论否认会计的管理职能,现实会计工作中的许多内容便无法纳入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传统的会计理论 睦成是人们的管理活动相分离的一种提供数据或信息的纯技术方法,从而在理论研究中产生了主客体分离,就方法论方法的偏向,对会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他们认为,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职能总是通过会计工作者从事多种形式的管理工作实现的。如果离开作为管理人员之一的会计人员,离开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行使诸如就会变得令人难以捉摸。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会计工作都是一种管理工作;在微观经济中,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核心的作用,在宏观经济中,会计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管理的基础。
经过较和时间的争论,管理活动论逐渐成为我国会计界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努力探讨会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
后来,阎达五教授继续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了《会计理论专题》和《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两本专著,标志着会计管理理论初步形成。其中,《会计理论专题》更是专门论述“管理活动论”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