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印度恒河鲶鱼泛滥,为何印度人宁吃清道夫也不碰鲶鱼?

印度恒河鲶鱼泛滥,为何印度人宁吃清道夫也不碰鲶鱼?

鲶鱼在恒河泛滥成灾,但印度人却提“鲶”色变,还想把鲶鱼卖到我国。不过更离奇的是:连那些贫穷得揭不开锅的印度家庭,看到鲶鱼就仿佛见到灾星,有多远躲多远。

而反观在我国被当做“垃圾鱼”的清道夫,在印度却大受欢迎,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解开这个问题之前,先对鲶鱼有个初步的了解。鲶鱼也叫胡子鱼,是原产于非洲的一种鱼类,在我国珠江、长江流域均有分布。这是一种肉质肥美的、细嫩少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饭店餐桌、学校食堂上都有它们的身影。

但就是这样美味的鲶鱼,在印度却成为了“烫手山芋”,没有人愿意食用,甚至印度还想把国内的鲶鱼出口到我国。按常理来说,印度经济水平不算发达,国内的贫民区对于肉类食物需求较高,为何他们不把鲶鱼拿来烹饪充饥?

事出无常必有妖,看完下面的分析,你就能得出清晰答案。

01:泛滥成灾的印度巨鲶看过一则视频,有个男子在恒河边扔了一块面包,最初只有几条带胡须的鱼上来吃,但没过多久河边全挤满了这种鲶鱼,每一只个头都超过手臂,并且异常活跃,密密麻麻一大片,让人看了十分难以释怀。

这便是印度恒河鲶鱼的现状。当初印度引进鲶鱼规模养殖,但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越狱”的鲶鱼就在恒河扎根了。由于鲶鱼生性凶猛,在恒河缺乏天敌,所以不用多久就泛滥开来。

更可怕的是:鲶鱼不挑食,对水质的要求很低,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当菜,只要是有水的,哪怕是下水道都可以安营扎寨。所以生存能力很强的鲶鱼就在恒河蔓延了,食物充足的恒河,让里边的鲶鱼体型不受限,有人还曾捕捉过1.8米长,重达180斤,满嘴利齿的巨鲶。

这么大的鱼,一顿能吃上好几天,为何印度人如此抗拒?背后的原因出于这以下几点:

02:印度人不吃鲶鱼的几大原因1.一方水土养一方鱼,恒河水质让印度人对鲶鱼敬而远之

鲶鱼个头肥大却不能吃,印度人其实也可能会感到可惜,有些人还是蠢蠢欲动的。但实在没办法,看到恒河水的水质又打消了他们的念头。恒河被印度人当做母亲河,奈何他们对母亲河却不够爱惜,缺乏保护。

无论是生活垃圾还是工业废水,亦或是人和动物的粪便,他们都一股脑地往恒河里排放。这不是夸张的说法,恒河的一部分区域上漂浮着一层层垃圾,以及层叠的白色泡沫,你就知道恒河水的污染有多严重。

本该清澈的河水,却变得浑浊发臭,鲶鱼长期生活在这种水质里,身体会累积大量的病菌、毒素、重金属,把它们吃到身体里可能相当于在间接服用“毒药”。这是印度人对鲶鱼抗拒的首要原因。

2.印度有水葬习俗,而鲶鱼会饥不择食

印度有水葬的习俗,很多人会把人的遗体和动物遗体都往恒河里“丢弃”,而鲶鱼是一种饥不择食的鱼类,它们经常以腐肉为生,所以印度恒河里的鲶鱼,可能大多都与“人类”的遗体扯得上联系,所以印度人自然害怕,也会对这些巨鲶充满敬畏。

3.印度鲶鱼腥臭难闻,不是餐桌美味的首选

正常的淡水鲶鱼颜色的浅黄色的,但印度的鲶鱼大多数是深色亦或是黑色,这表明它们并不健康。这种长期在污水以腐肉、杂食为生存的鱼类,通常腥臭和带有土味,就算是再贫穷困苦,也不愿意对这类不美味的鱼有任何心思。

03:清道夫为何在印度比鲶鱼受欢迎?相比于这些鲶鱼,印度人更喜欢清道夫,甚至清道夫成为了街头夜宵摊的烧烤美食。虽然清道夫肉不多,但它们不只是在恒河生存,印度的一些河道也有它们的身影。虽然味道不是很好,但印度人通过实践,找到了清道夫烹饪的巧妙方法,让它们成为了餐桌的香饽饽。

在种种条件下,鲶鱼和清道夫两者选一,印度人就更偏向于后者。可能清道夫没有鲶鱼吃的那么多,体型也不如巨鲶那样让人害怕,体内的毒素累积也不比巨鲶,所以印度人出于安全考虑,更偏向于“烧烤清道夫”,而非烹饪大鲶鱼。

写在最后印度人不吃鲶鱼的原因被世界熟知了,所以他们想把鲶鱼出口我国的意图也被识破了。我们国内的淡水鲶鱼由于水质好,食物众多,所以肉质鲜甜肥美、营养丰富,养殖也更加专业规范,能自给自足,不需要从印度进口。

况且,印度人都不想吃的鲶鱼,我国民众怎会乐意接盘呢?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广东地区泛滥的清道夫出口印度,满足街头的夜宵需求呢。

但客观来说,印度的鲶鱼和国内的清道夫都不是健康的鱼类。但这两种外来入侵物物种却给人们提了个醒:在引入养殖外来生物时必须考虑周全,否则就会像印度恒河鲶鱼泛滥、解决无门一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果给你个机会,你愿意尝试印度巨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