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中国变脸艺术倾倒东瀛

——访亚洲艺术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文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记者 王亚囡

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划于11月在日本国立能乐堂上演的中日合作剧《西游记奇闻・世人皆迷》,正处于紧张的排练阶段。该剧由亚洲艺术文化促进会企划、制作,由会长王文强担任主演。日前,王文强到访《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编辑部,讲述他如何发现合作空间、激发传统艺术生命力的故事。

坚忍不拔,多剧种融会贯通

喝着长江水长大的王文强,从小就与黄梅戏结下不解之缘。路边广播传来的黄梅戏曲调,悠扬婉转,给他的上学路平添许多乐趣。一次,县黄梅戏剧团来校招生,他毛遂自荐唱了一段上学路上听会的黄梅戏曲调,瞬间令招生老师眼前一亮,随即被录取进安徽黄梅戏学校(现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接受系统学习。

12岁的懵懂孩童,到百里外的地方进行全封闭式训练,谈何容易!从最初的压腿、劈叉、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到后来走姿、站位、唱念做打,王文强咬牙坚持,不容有丝毫差错。

有次父母赶到学校探望,却扑了个空,当时的王文强正因高烧住进医院。 “学戏,哪有不苦的!”但唯有热爱不辜负,他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打下了触类旁通、融诸家所成的坚实基础。

兼具文武小生功底的专业黄梅戏演员,异常难得。因此,王文强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被几家黄梅戏剧团看中。最终,他选择了铜陵市艺术剧院,并幸运的获得事业编制。

学有所成,但王文强却不肯就此止步,毅然决然地向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发起挑战。白天到各地演出,晚上挑灯夜读,硬是把高中三年完全空缺的文化课补了回来。凭借6年剧团扎实的一线演出经验,王文强顺利地从一千多名全国各地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深造。

在中国戏曲学院求学期间,他在积极创作和排练的同时,还与其他地方剧种演员进行交流并相互学习,在此过程中,他对川剧变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拜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川剧变脸大师毛庭齐为师,在其门下学习川剧变脸艺术。

大学毕业前夕,由王文强参与导演并主演的毕业大戏——多剧种戏曲《秀才与刽子手》,荣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的“表演金奖”和“集体导演奖” 并且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巡演,向母校交出了一份完满的毕业答卷。

赴日留学,推动中日艺术文化深层交流

2014年王文强赴日本留学,考入日本大学大学院舞台艺术研究科(硕士研究生),并且获得了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CSC)。

在日本学习期间,王文强了解并深研日本传统艺术的能、狂言、歌舞伎、人形净琉璃,以及日本现代戏剧。就是在那段时间,他在广岛的宫岛神社看到头戴面具的“兰陵王”,用庄严的舞蹈动作重现一千三百多年前“舞乐”风采。《兰陵王入阵曲》是由中国唐朝传入日本的舞曲,今天的观众依然能够从中感受那段历史的惊心动魄,体会中国审美的独特魅力。在中国早已销声匿迹的《兰陵王入阵曲》,却被奉为正统的雅乐在日本保留下来,这令王文强深受触动,从而对中日艺术及文化的比较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治学之余,王文强还积极参与日本社会各界以及在日华人团体、大使馆等举办的活动。正是通过与日本观众直接的交流和接触,他深刻的感受到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相互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因此,这也使他深刻的感受到推动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从而也坚定了将文化事业做为今后人生目标的信念。日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文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亚洲艺术文化促进会,主要从事艺术、文化交流,以及中日青少年交流等活动。

守正用奇,激活传统艺术生命力

“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不是把艺术供起来、关起来,而应该普及、推广,帮助它融合和接纳时代的挑战。”王文强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亚洲艺术文化促进会成立后,先后策划、组织并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日本社会各界的活动。黄梅戏演员出身的王文强,来日之后始终惦记着把安徽黄梅戏介绍到日本。他积极与安徽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联系,终于在2018年成功促成安徽黄梅戏首次访日演出活动,并将安徽黄梅戏带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主办的“中国节”活动,多次赴中国文化中心等地进行演出,让日本观众充分了解到京剧之外的中国地方剧种的魅力。

与此同时,王文强还积极地与日本艺术家们展开深度合作。2019年,他携手日本舞蹈家、导演音羽菊公,筑前琵琶演奏家石桥旭姬共同创作中日合作剧《罗生门》,该剧于同年10月在日本东京演出。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日本,王文强等人尝试改为线上演出,并获得成功。该剧通过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影响巨大。

2021年11月,由亚洲艺术文化促进会企划、制作,王文强主演的变脸独角戏《面具先生的冒险》在银座博品馆剧场连续上映四场,尽管当时仍处于疫情之下,演出依然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并实现了三次零的突破。该剧首次将中国变脸艺术融入日本现代戏剧创作中,创造性的让脸谱“开口”,使带上脸谱的变脸演员可以说台词、讲故事,大大提高了变脸艺术创造空间的可能性。同时,该剧还开创了中国艺术家用日语说台词和表演的先河。用日语表演,对外国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要带有情感加上表演的话,更是难上加难了。王文强用自己的方式,一字一字的核准发音,一句一句的调整腔调,最终为大家呈现乐一场完美的演出,为中国变脸艺术在海外的传播和创造开拓了生存空间。

2022年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王文强推陈出新,与日本舞蹈家花柳流派代表人物花柳基先生,日本知名剧作家、导演加藤直等艺术家合作,以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为题材,创作了《西游记奇闻・世人皆迷》,于11月在日本国家级剧场“国立能乐堂”进行公演。

正本清源,在日本收徒薪火相传

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川剧,不仅包含变脸、喷火、踢慧眼等精彩绝技,还涉及中国戏曲的高腔、皮黄、梆子、昆腔以及灯调五大声腔体系,成熟剧目数以千计,表演艺术丰富多彩。在川剧《白蛇传》中,扮演“紫金铙钵(钵童)”的演员,就是通过变脸艺术的一张张脸谱,将捉拿白蛇的情绪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随着变脸艺术在海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年轻人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由于缺乏对变脸艺术的知识普及以及正确的指导,大家往往只关注到变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误将变脸当作川剧的全部。

误解,也影响到了海外对变脸艺术感兴趣的人。王文强就接触到了这样一位日本年轻人,他自己网购变脸道具,跟着网络视频学习。没有基础,仅依靠道具来实现“变”的效果,将代代传承的传统艺术简化为奇技淫巧。这种本末倒置的乱象,让王文强心痛又心急。如此放任下去,中国变脸艺术在海外的艺术定位及影响会逐步下降。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收这位日本年轻人为徒。“收徒这件事,前前后后考虑了许多年。几年前初登日本舞台时,就有粉丝希望拜师学艺。考虑到变脸艺术是中国传统技艺,并不想外传。但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在利益的驱动下,变脸艺术变成唾手可得的道具和赚快钱的生意。”

王文强决定正本清源,让变脸艺术回归正道。中国变脸艺术在日本乃至海外的生存空受到的挑战,这让王文强意识到,变脸艺术在海外的知识的普及、传承以及正确的指导的平台迫在眉睫。王文强强调,会尽快在日本成立一个专业的平台,以推动中国川剧变脸艺术在海外的知识普及、技术传承以及理论研究,让中国变脸艺术在海外能够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采访后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戏曲演员的形象越是光鲜亮丽,舞台下,他们所经受的锤炼与磨砺就越多。尽管在日本已小有名气,但王文强从不敢有一刻的懈怠。采访结束,他又匆匆返回排练场。在此,让我们共同祝愿他11月在日本能乐堂的公演《西游记奇闻・世人皆迷》圆满成功,为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书写华彩篇章。